怎么样的水环保活动才算意趣兼备
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,受香港一家NGO的邀请,在深圳参加了一次工作坊。
工作坊有三个导师,除了我之外,其余的两位导师分别来自台湾和香港。一天半的时间里,我们其实都在辅导受邀请的8个团队完善他们的项目设计。
8个团队中,一多半的团队还是在读大学生,他们提出自己想做的事情,但都缺乏落地的经验和路径。
所以在我的主题分享中,我主要讲了一些可以在环保案例中使用的一些工具和技能。针对项目设计,我还特别强调了一个好项目的几点要素:目标越小越好,越具体越好,不管项目的主题是什么,实现路径是什么,项目产出必须落地现实,并对你想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推动,这便是行动的价值。
来自重庆某高校的团队,想要在校园里开展水危机的宣教活动,他们想的倒也简单,就是举办讲座,但讲完会做个小调查,以跟进大家的水危机意识是否提高。我不能说这个活动毫无价值,但确实属于空中楼阁类型,实现它很容易,但对你想要解决的水危机问题似乎并无帮助。
那么,问题就来了,如果不出校园,我们能把水环保活动搞的既好玩又有价值,还能起到良好的宣教作用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
于是我灵机一动,就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。我建议这个项目一开始就做成参与式的,主题就是校园不友好用水行为及水伤害的调研及倡导,宣教只是其中一步而已。首先面向校园招募志愿者,之后对志愿者进行培训。培训什么了?培训如何调研。培训结束之后就去调研,调研的目标也很明确,就是不友好的用水行为(绿地浇灌水的来源、瓶装水消费、雨水收集有效程度等)。关于水伤害,我听他们说学校有个人工湖,水质很差,那就去调研原因,并呼吁改善嘛。
罗列出调研的成果,下一步要做的就很明确了。如果绿地用自来水浇灌,那就呼吁改用再生水,如果绿地很耗水,也可以呼吁校方使用本地草种甚至野草,减少水的消耗;大学生热爱瓶装水,可以选取一个宿舍楼,访谈大家对瓶装水的态度,之后做讲座告诉他们瓶装水的危害,让大家做出选择,少用或者弃用瓶装水;雨水也一样,如果发现它没什么效果,那就呼吁校方重视起来;校园的人工湖,最不济也是一个水环境,促进它的水质好起来,不光是对人,其实对依靠它的动物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。
一边做调研,一边做倡导,然后同步传播这些调研的故事,倡导的故事,这是多么好玩而有意义的一个循环啊。如此一来,我们不光做了很多好玩的事情,而且很好的起到了水危机宣教的作用,这比单纯宣教来的实际,更有实际价值。
于是我发现,很多时候,不是环保的事情难做,而是我们目标太宏大太缥缈,不是环保不好玩,而是我们把它做的太无趣。好玩的活动,一定是接近现实的,一定是奔着解决现实问题去的,如果不是这样,它只是看起来热闹而已,过后便无人问津。
(扫码支持民间环保史上空前的【环保行动者希望工程】项目)